为什么“北宇治一个都不能少”?

——论黄前部长的治部理念与《吹》系列的精神内核

🔗原文由闵可夫斯基空间、别洛夫发布于2024年4月21日

闵可夫斯基空间

北宇治需要尽可能多的人才储备

  黑江佛祖的观点是“想上强度的上强度,不想上的退部就完事了,何必勉强他人呢?” 一年级部分吹奏乐新人和沙里在这一集中有类似的观点。

  乍一看,这个观点好像非常有道理。确实,在黑江之前在的清良高中,这句话事实上完全能够成立:在清良,“你不想吹有的是帕鲁吹”并非是一句玩笑话,像清良这样的吹奏乐强校,能够吸引大量音乐特长生和有基础的爱好者。它在现实中的参照物就是大阪桐荫高中这一类的特长培养极其突出的日本高中。我认为,在这种高中,完全没有必要追求“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这种高中的人才总是过剩的。就好比曼城或者皇马青训,会要求“一个青训球员都不能少”吗?(笑)

  但北宇治是这一类的高中吗?很遗憾,无论是根据《京吹》还是《武吹》的描写,北宇治都只是“近两年吹奏乐表现亮眼的普通高中”(与大阪桐荫那一类的高中相对),它的吹奏人才储备达到了吹奏乐豪强校的水平吗?自然是没有。

  因此,想要在久三年夺得全国金,并为吹奏部的未来培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尽一切可能吸引更多有经验的吹奏者固然是重中之重,但从零开始狠抓青训,将吹奏乐新手逐渐培养到接近老手的水平,既是重要的(考虑到全国金的难度),也是可能的(考虑到过去两年的培养实绩),更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吹奏大赛很难只使用老手)。

为什么“北宇治一个都不能少”

  论证完了“北宇治需要尽可能多的人才储备”,接下来论证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有助于实现“尽可能多的人才储备”,兼反对“吹奏部来去自由”的自由散漫观点。

  有人认为“一个都不能少”是“过于理想化了”,我恰恰认为这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得出的结论。相反地,我认为“受不了训练强度的退了就完事了”的观点才是真正过于理想化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没有考虑到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在主观意愿上,黄主席希望吹部应当要“一个都不能少”,但假如意外情况出现,有人真的不来了退部了,黄主席阻挡得了客观事实发生吗?阻挡不了(例如久一年葵退部事件)。因此,考虑到“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的主客观差距,如果黄主席一上来主观上就抱着“吹奏部来去自由”的观点,很有可能客观上会大面积退部(伞哥哥说的就是你!)。只有在主观上坚信“一个都不能少”,客观上才可能实现少退部甚至零退部,共同完成全国金的目标。

  2. 忽视了夺取全国金的“历史责任”。人并非活在真空中,久一年久二年没能夺取全国金的历史木已成舟,久三年的二、三年级生心中,全国金已经事实上成为了悲愿和历史责任。有人会说:“这和一年级新生有什么关系呢?”但吹奏乐部已经构成一个事实上的共同体,就像柏拉图的《王制》和色诺芬的《远征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即使是新人也抑或潜移默化、抑或不得不地接受历史交给他们的重担。就像你能彻底地抛开几千年历史来单独讨论当代文化现象吗?不可能,人靠记忆活着,过去的历史时时刻刻真切地作用在当下的每一个个体身上。因此,考虑到全国金的历史责任,“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念就应当成为、也能够成为吹奏部共同体的观念。

  3. 没有人保证自己退部不后悔。因为久三年的训练强度太高就退部,和伞哥哥因为久零年训练强度太低就退部,仅就心理而言,是相当类似的。结果呢?伞哥哥后悔了,但她的高一不会再回来了,她永远没可能在全日本吹奏大赛高中组里夺得全国金奖了。如果没有久零年的退部事件,也许九二年就会是冲击全国金最有希望的一年了。没有人永远十六岁,但永远有人十六岁。平冢静说,有些事情是只能在现在、当下才能做到的。主观上希望“一个都不能少”看似是有点限制别人来去自由的想法,但从某种角度而言,又何尝不是希望对方不要留下永远的遗憾呢?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拙见,供大家批判~

别洛夫

《吹响!上低音号》系列的精神内核

  (引用其他发言)有的网友把本作理解成“努力就会成功”的故事,这样反而肤浅了,整个《吹响!上低音号》系列的主基调是“努力了才不会在大好青春留下遗憾”,最后的成绩只是尽人事听天命之后的结局,但是在部活中经历的三年青春时光会永存于人生中。

  举个例子来说,92届从退部开始最后以废金收尾,努力的尽头并不是奇迹,唯成绩论来说是失败的,但是是这样的吗?武田借毕业前的夏纪之口对这段经历的评价是:

  “感觉这几年把一生的分量都吹完了”。

  “我想出了北宇治就没法再次有那样的感觉了,所以嘛,到此为止咯”。

  “关西大会的时候那种感觉无法形容,都不禁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刻了”。

  事实上夏纪这辈子以后可能都不会再碰上低音号,但是在这不会重来的三年里她尝试去做了让自己最闪闪发光的事,这就够了。

  闵可夫斯基空间在上文概括地很到位:“没有人永远十六岁,但永远有人十六岁。”,第二季老黄在垃圾桶旁对线明日香的时候说过一段类似的话:“前辈不过只是高中生而已!”“请不要选择这种一开始就知道会后悔的选项,放弃也请等到努力到了最后才说!”这几句话我觉得是整个《吹响!上低音号》系列的精神内核:You only live once,你不会再有这样的三年能让你不顾那些“大人的事情”而任性追梦,因此才要努力到最后方不会后悔。

  我私心推荐大家都能去重温一下明日香线。明日香作为本作早期最“精明”、“老成”,最不像小孩的角色,被老黄一句“先輩だってただの高校生なのに”直接击穿,露出害怕多年梦碎的无助jk一面的场景,我觉得是整个系列的巅峰,也是最直白地揭示这部作品主旨的时刻。

久美子对明日香

闵可夫斯基空间

  诚如别洛夫所一语道破,《吹响!上低音号》这部作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在于此:在不会重来的高中时光里,我们共同用汗水和泪水写下了无悔的篇章。

  最后,以《武吹》中作者借久三年的小绿之口说出的台词作结:

  “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就算在我们成为大人后仍在各处沉睡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快乐的种子挖出来。不觉得这种类似寻宝游戏的人生态度很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