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缺的主题:再无“高扬感”,徒留“不甘心”

——评京吹3音乐元素的缺位

🔗原文由帆前发布于2024年7月1日

  “不甘心”(悔しい,苦亚西)与“高扬感”(高揚感),是京吹不可或缺的两个主题,在“高扬感”没有音乐讨论与正面情绪支持的情况下,徒留“不甘心”只会让观众也真的“不甘心”。


序言

北宇治奏一年诗,辗转三载岂一秋。观者熙熙奏者众,幕后人知幕前稀。
抱乐少女颜似玉,不着霓裳皆短衣。器架罗列人环坐,英眉倩眼所向齐。
指挥敬顾致四方,立华静听清良候。忽然挥下声乐出,低音高起金管鸣。
簧笛号鼓交相递,擫按吹打声接续。轻明回旋欢行进,荡漾收缩涛似雨。
强音贯彻乐轮替,低音四符如阶梯。指挥棒舞调突降,单簧管吹夜风起。
风铃静响连音摇,高音独奏打击跑。春意渐浓曲欢欣,东风发自管钟敲。
昔有佳人抱银号,名唤明日香摇弋。前年音色今在耳,小号亦诉当日句。
此刻身似怀骄阳,夏日热浪音呼啸。利兹立兹望青鸟,木琴叮咛离别谣。
青天一羽键上飞,霙与希美应感喟。大提琴唱木管吹,心似秋风追纸鸢。
小号孤星吟高音,上低音号响通月。多年云间唱和久,刹那新声人不故。
长号轰鸣圆号和,大号和音鼓咆哮。滑音化风吹白雪,冲飞流瀑音渐强。
四时光阴荏苒尽,寂寞陈冬天落雨。明朝应许春可期,地动砰然诸声寂。
经年演乐复经年,今奏此曲重清新。一岁一度事良多,悲欣恰是曲中情。
年少善感檀心弱,暑酷朔寒艰优柔。但为卿兮不曲心,风雨朝夕歌到今。
青鸟难追长抱憾,人事琐碎复烦忧。辛苦经营为哪般?金号银管高扬感。
曲名一年诗吟何?学子颔首师静默。千音万响博一时,春夏秋冬人消瘦。
须臾掌声四面起,可怜奏者心始定。歌台乐府红幕里,坐怔眉飞息似泣。
指挥鞠躬谢喝彩,各人抱乐起致礼。立中无言意唯多,顷刻韶华流光溢。
青春揉碎今始成,五十五人奏终曲。曲终座下共谁知?泪沾心底各自珍。

  这首无韵无偶,不精不工,文字浅白,胡乱打油的歌行,本来是根据原作小说对久三年最后的全国大赛演奏描写,而提前写好的,只为看了多年的京吹动画结局献上。

  写的时候,柔肠婉转,我心沉醉于对久三年毕业季的不舍中,完全没有想到什么激烈的冲突。

  但后来,第三季第十二集的巨大改动,令我不得不修改了一些内容。本来“小号孤星吟高音,上低音号响通月”的后面跟的是:“珠圆转久联作串,璧缺犹丽合为一”,然而自从第十二集后,这一联便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了……

  京都在久三年试图写人在群体矛盾中坚持原则本心的故事,但却缺少了对音乐本身的充分讨论,失去了音乐番的品格。过于极端的情节伤害了情感和角色,支撑和铺垫也不足,创作也失去了平衡。当年的京吹,对音乐的讨论,和角色心理、人物关系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形成了非常精妙自然的结构。而今天,却再难见到《利兹与青鸟》这样的艺术了。以前的京吹本是讲音乐社团故事最好的动画,美好得像个梦,我也不认为以后还容易出现更好或一样好的了。我认为京都选择了讲人的故事,而且选了最难最极端的一种,但,却已没了当年全盛时期的实力……

  那些说现实的人应看到,真正的现实是格外残酷的,一场根本就不该发生的悲剧,京都自己都失去了做京吹的本领,有心挑战而力不逮,优美的京吹,从此成为绝响了。

  “少女一定期待着奇迹的永恒,然而夏天不留怜悯走向终结”,利兹一定会和青鸟分开,她们终将走向殊途,她飞离我,即是我飞离她,离别的不只是高中青春、同学挚友,也有过去稚嫩的自己。无论是吹奏部夺奖之路严苛残酷的考验,还是要为成为“理想的大人”而付出的伤痛,都没能阻止少女都把对音乐和人心的真诚热爱坚持下来。而成长的代价,就是青春的遗憾。京吹久三年已深深地将“遗憾”铸入了第三季,甚至是过分的遗憾,多年后回想起来,这遗憾的滋味也将永存,北宇治吹奏部这辉煌背后的深痛,也将成为沉重的记忆,这就是京都给出的终章。青春多遗憾,唯愿无后悔。无论如何,我不后悔看京吹。

  本文很长,可以只关注大写和粗体强调部分。

一、为什么京吹第三季的氛围变紧张了?为什么角色的“不甘心”成了观众的“不甘心”?

  京吹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主题重点逐渐从人际关系和音乐,过渡到人际关系和理想。

  第一季的人际冲突发生时,观众对其中的几个人根本就还没有感情,只需要看主角们坚持做正确正面的事就可以了,就能受到正面的鼓舞和感染,获得正面的情绪。

  而到了后来几季和剧场版,当你熟悉甚至喜欢的角色被用来做矛盾冲突时,这种和观众的心理做微妙博弈的故事,也就成了京吹的特点之一。

  但这也是双刃剑。

  第二季,众多角色面临来自家庭、朋友关系、理想的诸多困境,使人感到这些角色能登台比赛就不错啦,不希求什么全国金奖了。

  到了剧场版誓言的终章,“比赛的遗憾之处”才在故事中稍微抬头一点,隐隐透露出要用此点聚集吹这个故事里“遗憾和努力”这个正题的征兆。

  久三年是收束全篇的一年,也是用矛盾把这部作品中“青春、遗憾、人际关系、理想、信念”逼到极限的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如果还拿不到全国金奖,“不甘心”的就不只是角色,而是观众也痛苦了。比赛故事原是画箭射靶,先有故事后有结果,容易给人都合主义的感觉,但吹响这种写法,则让人感到比赛的沉重和意义。(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第三季后半的巨大原创改编而改变。)

  第三季让主角担负起社长责任,将主角置于矛盾中心,让主角肩负起了三年以来吹奏部前人们的遗憾,和吹奏部今人们的青春。所以全国金奖成了连观众也不能不在意的东西。所以第三季的气氛,就是比前两季更加紧张,因为“夺奖”这件事成了真正的核心。

  说到底,北宇治不是强校,所以要拿全国金奖,只能靠魔鬼训练和三次折磨人的选拨。久三年注定了多苦多难。

二、关于真由,久美子和丽奈

1、真由

  由:原作直到最后久美子和真由也没能敞开心扉谈话,原作真由的形象一直云山雾罩,是个疲倦又固执的“隐士”,直到新短篇番外里才给出“讨好型人格”的支撑。

  京吹真由则有了血肉,成为了更丰满的人物:反复要求退出选拔但不放水,是因为她唯独对音乐有份执着;多了一段历史,也即朋友被自己挤掉名额而放弃音乐的历史,真由的退让行为便多了支撑;有和当年久美子初中时一样的空虚内心,寂寞而无所待。最后,在久美子的真心话中,真由开启了心扉,参加了三年来最残酷的选拔。

2、久美子和丽奈

  久美子:高一的她从随波逐流到被点燃热情,高二的她活得无比纯粹,但到了高三,在人际争端、社团管理、理想与现实的多重压力下,她成了一个疲倦的久美子。

  如果说武吹最后久三年的故事,是久美子在压力中温和运营、虽遇纠纷坎坷但最终取得想要的结果,是久美子于沉闷中领悟做大人的勇气觉悟,但最终没怎么运用勇气觉悟(鼓足决心去选拔这点在新短篇番外里才提及,太晚了),旅途便结束了。那么,京吹就是,久美子在旅途考验中坚定了坚持原则和真诚的决心,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私心,去成为了一个这个世界本不该要求一个少女去成为的所谓的“正确的大人”。

  丽奈:在原作里“正论家”的形象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丽奈厨心在滴血),丽奈原作久三年的痛点不是站错队,而是走向了一个偏执之路,变成了难以说服的对象。京吹丽奈仍然难逃偏执的塑造。她本来就是严于律己亦严于律人的类型,对于群体的自私之处不屑一顾,一旦抓住认为是正确的事就不会放松,认真刚直是丽奈的魅力也是遗憾。自从久一年选拔事件后,丽奈的形象一直是单纯的,这份单纯要么变得极致,要么变得立体,而京都的改编则选择了前者。

  对于丽奈而言,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是贯彻信念,就是坚持人设,但实际上的做法却可能会陷入偏执一端,这就是她的矛盾。单纯的“正确”或执拗不能概括她的人设,这种矛盾才是她人设的特点。前两年没有“难以区分对错的事件”去考验她,这一年考验得把她肠子都拉出来撕碎了,所以会给人以一种极端的反差。原作丽奈固执但最后没有后续矛盾接着去考验她,京吹三则用第十二集的巨大改编去考验她,考验得太极端。丽奈的“正确”实际上不是真的正确,而是“对正确的坚持”,这点在“难分对错的事件”中被披露时,她就从一个“完美人物”变成了一个“不通人情”的人物,丽奈的正确成了偏激。

  作为丽奈厨,一直喜欢她的认真刚直纯粹勇敢。一直以为按原作改编“部长失格”和“纠察队”就是最坏的结果了。谁知道京都竟给她设计了如此极端的考验情节,让她做出如此残酷的决定,让她去扮演“偏执的执法者”,亲手结束和唯一挚友的小小梦想,亲自撕碎自己的心,我的心都碎了。

  正是因为动画,我才认识到了丽奈的认真刚直纯粹勇敢,可也正是因为动画保留部长失格和原创残酷情节,丽奈的认真刚直纯粹勇敢被故事利用来引导着做了痛苦的选择,扮了久三年最大的黑脸,我才感到难以释怀。她也有少女的情怀,也有可爱的梦,本来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讨喜,但却只能来唱最大的黑脸受最大的争议,我心实痛。

  丽奈处在“直女贴贴”和“生恋师”的尴尬设定上,本来已是纵然无错也要招人怨的角色,我也不指望人气有多高。奈何原作和动画还就是要利用她尴尬的设定,和她性格里轴的一面,去设计戏剧张力巨大的矛盾,让她唱两次大黑脸。利用角色本身本来坚持正确的信念让她亲自做伤害幸福、造成遗憾的事,最残酷了。

  我本来想着,吹响这部作品可以既保证丽奈和久美子的友情,又可以兼顾秀久青春恋爱、泷丽师生单恋故事,还都不妨碍融入音乐校园的故事里,这真是细腻又丰富的青春剧,但实际上吹就是把丽奈写得偏僻了,写成了争议性角色,还要利用她的一切去构成最后的大冲突。我多想她不是作为一个争议性角色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孤高但人们也能理解她可爱之处的人物而存在,但是吹待丽奈何其凉薄,三年为那些感人的画面吹小号,最后就是落得这么个样子。

  丽奈真的知道她选择了谁。

  久美子也知道自己的那一丝差距。

  就为了那一丝差距,丽奈成了为了不背叛音乐,而背叛了和唯一朋友的约定的人。

  久美子成了肩负起这个世界本不该让一个少女肩负的沉重的人。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呢?可能有人会说“求不得”、“已失去”。

  正因为久美子知道丽奈对真诚真实的追求,正因为久美子喜欢这份追求,久美子才在高中三年成为了有担当的“大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久美子才想要用真实的实力完成最后的胜利和约定。而两人这约定的失败,恰恰也还是因为丽奈对真诚真实的极端追求。

  久美子的“不甘心”,就是对这令人绝望的失之毫厘的梦想的一个“求不得”。

  久美子一直以丽奈鼓舞自己,她把丽奈看做是既维持真诚又能取得荣耀的一个完美的偶像,一个“特别的人”,她想追上她,她想成为拥有这份“特质”的丽奈的一个同道之人,但久美子和丽奈绝不是一类人,她“已失去”了三年来的这个稚嫩的梦。

  “求不得”和“已失去”,有时是一回事,也就是“遗憾”。

  丽奈之看黄前,是对知音的期待,她只知道这样的交友方式,也只有久美子一个挚友,她就是这样的人。而久美子需要的则是知己,丽奈却不懂人心,不能成为她的知己,这就是她们两人关系中隐藏的的悲哀,她们不是什么完美的朋友,终将走向殊途。

  久美子为什么要坚持真实选拔的信念,除了受丽奈影响,也因为她三年来看到的各种选拔产生的遗憾,她想要的,就是尽力去实现“公平干净,保护每一个人的心,同时也要实现北宇治的梦”。她也因此受到了过于苛刻的考验,并且坚持走了下来,不再是打太极的高中生,成为了有担当的大人。 丽奈在第十二集的选择,实际上也和这一季把“选拔”这件事推到风口浪尖有关,是久丽等人坚持信念的结果,而代价是伤害朋友背叛约定和自己选择承担考验。要贯彻苛刻的信念,就要付出残酷的代价。

三、关于吹奏部和全国金奖

1、吹奏部和全国金奖本是什么?

  其实京吹的所谓全国金奖,就是一个青春期校园生活的梦,圆的是一段激情,一段回忆。所以京吹的“不甘心”,也就是少年时的一颗不甘心的纯净的心。在这个梦想下,北宇治吹奏部才得以重塑。并非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追梦才加入的吹奏部,但是最终人们收获的不只是社团日常,也是含泪与汗的回忆。

  久美子和泷升来之前,吹奏部并不强求全国金奖,反而闹得人们分崩离析,想拿奖的人,只想享受社团吹奏生活的人,都未能得到想要的快乐。泷升以目标重塑吹奏部后,统一了方针,所以吹奏部才能成其为吹奏部,而不是浑浑噩噩谁也无法得其所在的含糊组织。

  当然了,这也是双刃剑,学生并非全部都以梦想为第一要务,所以组织虽因目标而统一,人心却不能。这才为久美子三年社团生活留下了隐患。组织需要以梦想而成形,个体需要以在集体中表现而变得“特别”,人际关系却只能由人去谐调。所以我认为社团本身是依靠全国金奖这个目标而存在的,而真正依靠人情的则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工作。

  谐调群体的目标与人际,最后如何既维持同心又保证同德,既贯彻追梦的组织初心,又保护个体的人心,这才是北宇治吹奏部留下的课题,所以才会有久美子“我想保住吹奏部每一个人”和“一定要拿下金奖”并存的理想,而不是像其它学生社团那样只抓住其中一点就行了。这是一个不应强求、难以两全其美、一般来说最好不要抱希望的脆弱理想,但久三年北宇治吹奏部追求的就是这样艰难的果实,虽极不成熟,坎坎坷坷,但还是坚持着走到底。

  所以久美子最后学会的,既不是向人情妥协,也不是向目标让步,而是有坚持有原则地沟通商议解决方法。

  北宇治吹奏部的确是性质特殊的组织,同时具有文化社团的生活性和竞赛的功利性。也正因如此,天然具有选拔的残酷性。它是一个要让集体的行为走上正轨就必然需要强调选优汰劣的集体,一定会有人落选,所以那句“努力的尽头不一定是奇迹”也就成了吹这部作品不可或缺的底音。而每个人的认知不尽相同,所以社团干部和老师只好想出“实力至上主义”这个简单易于理解的标准公开,而后各年级人员才有了初步的共识。对于选拔的残酷,各人都有心理准备。

  而造成人员分歧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选拔标准的实际复杂之处。指挥为了保证低音区的音量,必须调整大号的人数,因总人数限制不得不减少上低音号的人数,这是因大赛取向而调整的选拔标准。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实力至上”的决定因素,技术相当者也会因为经验而被区别。所谓“实力至上主义”并不能适配复杂的情况,也不能贯彻始终,这就是分歧的起因。若说在吸纳新人后制定不休闲而是努力备赛的方针,久一、二年就已经这么做了。而久三年吹奏部用前所未有的金奖决心划定了群体要格外努力的要求,却未能给出更开诚布公的具体标准,又出现比久一、二年更大的变动,故而使分歧更大。

  实际上对努力的尽头不一定是奇迹这点,各人都有知觉,从久一至久三年都如此。久三年吹奏部大赛的压力给得更大,把功利看得更重,在“文化社团的生活性和竞赛的功利性”之间倾向了后者,触及了学生社团的底层逻辑隐患。学生能专注于此事,是因为集体对大赛的认真给予了他们参与感,让他们感觉到了集体的目标也是自己的事。而选拔标准的变动产生的不理解,则让他们失去了参与感和认同感。

  就像明日香说的,不想参加的就让他离开,反而会更好,追求不落下一人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梦想。而久美子则一直想以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形式完成金奖和部员都不放弃的比赛之路,带给所有人美好的经验,她一直都想完成这个梦,这也是她的一个魅力。她在面对如此复杂的沟通沟渠时也因而受挫。最后明白了“即便是跟不成熟甚至会陷入迷茫的老师进行沟通商议、补全他的失误这种事,也是她可以勇敢承担的责任,而且她也可以成长为更有担当更有作为的人”。泷升一直想领导学生完成冠军的理想,把人际工作交给了信任的黄高秀三人,自己则努力指挥,陷入备赛的思考中,犯下了不成熟的错误。

2、久三年吹奏部的不同:展现了吹奏部本身负面的一面

  吹三吹奏部的沟通不畅,选拔标准不一致,已经让夺奖这件事受到根本性的质疑,即,魔鬼训练是为了荣耀还是幸福。个人努力的尽头,未必是奇迹,就连毫厘之差也能改变一切,如此残酷的事是一群青少年应该承受的吗?

  如果这就是决定未来的大事,自然,每个青少年未来都要面对很多决定未来的大事,那残酷便有了意义。而吹奏部毕竟是学生社团,即便夺了奖,未来也还是另一回事,那就不一样了。

  吹奏部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社会的一处小小缩影,而夺奖则成为他们“学生”的青涩证明。为了这种事,他们不但拼尽全力,而且忍受了各种对自尊心的考验,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一个青春的梦,为了避免“不甘心”。

  这就是吹想讲述的故事,但京吹三并没有把集体的描写做到面面俱到,而是集中在数人身上。对音乐的讨论成为了探讨“吹奏部”这个事物的一件工具,不再具有音乐番的品格。近乎可说变态的考验把角色推到了极端的境地,却缺少扎实的吹奏部细节。

  让角色因为迷茫而妨害了音乐的发挥,这是一个重要情节的重要原因,而动画却缺少聚集于音乐之上的描写。角色的迷茫主要是在理想等方面,如何妨害了音乐发挥,这一过程动画并没有细致扎实地表现。

  动画讲述了吹奏部各种令人无奈的纠纷与尴尬,但是,这是通过把原有角色性格中负面的一面放大来表现的:泷升本是会把人际关系调解推给学生,却在指挥方面负责认真的一个不成熟的老师,但在吹三里,后者的描写被放大了而前者变小,他成了把调解工作全交给学生,只负责指挥的老师;丽奈一直是坚持严于律己亦严于律人的正论家,但在吹三里,她对“正确”的执着成了偏执。

  很多人都“似是而非”,角色性格的一个侧面被当做工具去制造巨大的冲突,更丰富的侧面没有发挥,已经伤害角色形象了。好吧这里也算是原作遗留问题。但京吹又让角色去执行极端的选择,更是毁灭了角色的讨喜度。牺牲了许多细节和柔和处理的机会,京都只为说明,久三年夺金的吹奏部,不是一般的吹奏部,而是残酷的吹奏部。

  这一切让人不禁想:如此残忍的情节是否意味着,“吹奏部参加比赛,对学生的考验太残酷”这件事本身具备的一些负面性,也是吹三所要批判的东西。又或者,吹三乃至整个系列只是默默地将高中吹奏比赛的一切悲欢呈现。

  京吹一直试图讲述“比赛很残忍,学音乐很残忍,但坚持到最后,就是一次感动的经历”,这次的情况是,残忍过了头,感动还是感动吗?也许感动不再是感动了,而是五味杂陈的悲哀。

四、我对第十二集看法的小结

  (此章节会和其他地方有点重合,因为是独立的小文,只想看对十二集看法的就看这儿)

  说实话我是能看到吹三12集本来想要的曲折的文艺表达的,所以不会完全否定这集。一些认可的人大概也是希望人们能看到这点。但是代价呢?代价是狠狠地伤害了情感和角色,支撑和铺垫也不足,创作也失去了平衡,所以我也能理解人们的不满,我自己也非常痛苦,不能接受,几天都在做噩梦。

  这曲折的文艺表达,要解释也很难,也不能要求人认同,只能说我试试分析一下这集做得这么奇怪的初心本来是什么,或者说创作者本来是想做成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成品让人不能接受。

  丽奈是以“知音”的角度期待唯一朋友久美子的,只知道用音乐为联结点来交朋友,不知道其他方式,她就是这样偏僻的人物。但久美子需要的不是知音而是知己,而丽奈不懂人心,为人又过于严格,所以她们必然会有分裂的事情发生。我在之前她们看起来和乐融融的第五集时就看出,她们的关系中隐藏着悲哀的可能性。

  我的理解是落选是久美子发挥方面不如真由稳定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不稳定体现在音乐中的细小差异,也就是对乐曲的表达能不能达到滴水不差的艺术境界。发挥稳定性指的不是临时失误不失误的事,演奏也不是像打字一样的纯技术,也要有艺术的细微考量,节奏快慢的一点差距,有时往往来自内心把握的不同。久美子的技术与真由相当,但在艺术发挥层面奏不出比真由更严密的音乐,因而落败。久美子输在音乐的表达上,而不是实力,但她依然要为此承担责任,这恰恰才是她“实力至上主义”这个不成熟主张的讽刺之处,也是辛酸之处。

  这应就是动画本来想表达的。就像以前京吹也有“你的演奏很好,但是无聊”这样模糊的表达,实际也就是说,在音乐领域,技术相当情况下确有别的影响因素。我认为吹三如果在对音乐本身的讨论上下够工夫,本来是有机会做好“技术相等,但输在心态”的情节的。

  一次选拔后又搞二次选拔的目的也是为了强调这是实力相当下北宇治的公平与精益求精,而丽奈的选择则因此有了个人的色彩,就是:背叛了朋友一起吹奏的约定,而坚持了和朋友关于对音乐的诚实的“不成文的约定”。

  久美子正是因为憧憬丽奈对音乐的纯粹之心,才成了努力的久美子。但她逐渐在音乐的道路追不上朋友,只能在坚守本心、和维护学生社团公平与理想的路上绽放光芒。

  这些应是动画自以为自己表达出了的内容。

  但是,但是,但是,这一切实际上都没做好。

  首先,音乐鉴赏是微妙又模糊的东西,用这个来支撑这极端的情节,需要足够的铺垫才行,而京吹三没有给出足够的关于音乐本身的讨论。我认为京吹三是对这“实力与音乐艺术表达的微妙区别”的讨论不足,又偏偏想运用此点来支撑极端的选拔剧情,以致这一切曲折的文艺表达近似空中楼阁。空虚的文艺表达还能叫文艺表达吗?只会被当成虚伪。

  然后,音乐内容的缺失,又导致了本季对人际冲突的描写,喧宾夺主抢占了这曲折的艺术表达的情绪空间:巨大的遗憾情绪让人根本就难以关注什么两个人偏僻的情感理念之争,只能感受到久三年吹奏部的一地鸡毛、丽奈的不可理喻和巨大的不甘心。

  再者,角色极端的选择对角色形象的破坏也使曲折的文艺表达难以发挥作用。泷升本是会把人际关系调解推给学生,却在指挥方面负责认真的一个不成熟的老师,但在吹三里,后者的描写被放大了而前者变小,他成了把调解工作全交给学生,只负责指挥的老师;丽奈一直是坚持严于律己亦严于律人的正论家,但在吹三里,她对“正确”的执着成了偏执。角色性格的一个侧面被当做工具去制造巨大的冲突,更丰富的侧面没有发挥,已经伤害角色形象了。好吧到这里也算是原作遗留问题。但京吹又让角色去执行极端的选择,更是毁灭了角色的讨喜度。非要让丽奈知道平票后投最后一票,而不是在人群中投真由,这真的是太极端的设计,失去了平衡。丽奈并没有足够的篇幅去转化这一极端情节对角色形象的影响,自此极端化到了过犹不及的程度​。在如此基础上,曲折的文艺表达能让多少人get到呢?

  最后,对角色过分的残酷极端情节,和破坏掉“陪伴了观众多年的主角当soli”这一对观众来说很重要的内容,只为了曲折的文艺表达,这一切值得吗?代价太大了啊。创作已失去了平衡。说极端残酷的情节,其实也不是只指对久美子。久美子是放下了,走向了更有担当的自己,但是这个结果是以牺牲了过去的自己和丽奈的幸福为前提的,它伤害的是那个曾经的稚嫩的高黄。久美子的放下,同时也是对过去青春的埋葬。对观众来说,这是极端残酷的。“不甘心”与“高扬感”,是京吹不可或缺的两个主题,在“高扬感”没有音乐与正面情绪支持的情况下,徒留“不甘心”只会让观众也真的“不甘心”。

  想当年,《利兹与青鸟》关于音乐的讨论,绘本剧中剧的演出,和人物心理、人物关系与故事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形成了非常精妙和谐的结构,堪称艺术中的艺术。如今这样的作品再难看到了。如果没有过这样的前作,第十二集尚还可以理解为青涩少经验。但是一想到珠玉在前而今难再得,就让人感到格外的“不甘心”。以前的京吹本是讲音乐社团故事最好的动画,我也不认为以后还容易出现更好或一样好的了。说现实的人应看到,真正的现实是格外残酷的,一场根本就不该发生的悲剧,京都自己都失去了做京吹的本领,有心挑战而力不逮,优美的京吹,从此成为绝响了。

  丽奈喜欢泷升的设定注定了她位置的尴尬,本来坚持正确的“完美人设”,在难分对错的事情面前,因而有了弱点,坚持正确就可能变成坚持偏激。这份矛盾之处即是她人设的复杂之处。而原作和动画不但不把这点做成可爱柔和的样子,而且还纷纷利用这一点,去设计久三年巨大的矛盾冲突,利用了这个角色的一切去构成最大的冲突,扮了久三年最大的黑脸。我多想她不是作为一个争议性角色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孤高但人们也能理解她可爱之处的人物而存在,她本来也有少女的情怀,也有可爱的梦,本来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讨喜,但却只能被利用角色本身本来坚持正确的信念让她亲自做伤害幸福、造成遗憾的事,演最大的黑脸受最大的争议。三年为那些感人的画面吹小号,最后就是落得这么个样子。哪怕让她在人群中投真由而不是在最后投呢?养丽奈千日,用丽奈一时,是么?我真觉得武田和京都最后待这个角色太凉薄。

  「丽奈你怎么想,如果真有前辈和后辈的实力相同时?」

  「肯定不可能完全相同,再说这个假设本身毫无意义。万一真有,我会让给后辈。」

  「为什么?」

  「因为经验可以留到下年。不过最理想的情况是三年生以压倒性的实力差距胜过后辈进去A。」

  「这话真有丽奈的feel!」

  「高坂人就是果断!」

  以上是原作丽奈的一幕。

  我甚至幻想过把真由改成高二的,这样原作这段就能用上,丽奈也能更立体。

  这是《利兹与青鸟》里高黄的一幕。

  即便不谈武吹,京吹三的高黄也和以前动画对不太上。

五、京都的妥协和不想妥协

  其实,原作者武田绫乃写的久三年故事,就有写崩人物和仓促的诟病。主要是,武田为了给毕业季久美子当社长的故事加入更剧烈的矛盾,以完成久美子觉悟当大人的勇气与担当,而把真由问题和丽奈的极端化塑造端了上来,又把冲突的解决写得仓促的缘故。

  京都面临如此原作,既不愿放弃真由问题和丽奈的极端化塑造,又没有实力去把许多冲突做得柔和有人情味。最终,京都没有向真由的塑造这一原创任务,和久丽友情与理念的考验这一改编难题妥协,但,却不得不向自己的制作能力妥协了。

  第三季的遗憾是,很多音乐细节没做出,主要是聚焦于人的身上,导致很多冲突看起来不那么直观。由人引出的人际关系和社团的讨论,也失去了通过音乐升华的机会。

  久美子的失败是音乐发挥导致,而不是实力至上主义,但动画没表现好

  在平票的事上,我同意这是久美子和真由的差距导致(小奏等人暧昧的镜头),但不认为这就是实力差距的反映:并非是实力的差距导致平票,而是音乐发挥的差距导致的,部员并非是听不出音乐发挥的差距而只能听出纯面板数值的人。而且音乐发挥是和久美子的“迷茫”呼应的,只有此种朦胧的心理因素才能影响演奏者的灵感。

  我的观点是,实际上支撑这段情节的终究是对音乐和选拔的诚实,正是因为实力相若,才更能突显丽奈极致的“认真”。

  我认为没必要把“实力至上主义”看作高黄的核心信念本身。“实力至上主义”实际上是北宇治吹奏部的一个选拔方针,高黄都坚持这点,但不是死守教条,她们的核心信念另有其他。事实上,声量大的大号手就能优先,这就是实力至上主义也要为了比赛音乐服务的体现,丽奈也不反对这点。而久美子质疑过一次这点,也只是因为部员们因此心生困惑不满,她担心他们,而不是觉得实力至上主义被侮辱了。

  事实上,久美子质疑泷升时,提的也是“老师想要的是什么样的音乐”,而不是“老师,这个实力至上主义是否被违背了”。

  高黄真正的核心信念是对音乐的诚实和选拔的真实。正因为久美子和真由的实力相若,选更好的只是为了精益求精,所以这集才有一次选拔之后的二次选拔。二次选拔和一次选拔是不同的,一次选拔实际上已经把实力近似且最强的两个人选出来了,可不要忽略了这点,把一次选拔当成没有意义的设计。既然一次选拔已经选出了实力难分高下的两个人,那么二次选拔突显的就不是抽象的实力至上主义,而是北宇治吹奏部的公平和认真。丽奈选久美子,是因为她听出了音乐发挥上的微妙差距,也是对选拔的诚实,这就是丽奈的特质“认真”。久美子说:“你一定不会违背本心,正是因为你是这样的人,所以我才想以实力取胜”,指的是:“正是因为你是认真的人,讲真实的人,所以我才想凭本事取胜”,不能刻板认为她们核心的信念是实力至上主义,若是,那丽奈和久美子都接受过选拔标准要为大赛音乐让步的事实,这逻辑又怎么解释呢。

  落选是久美子发挥不如真由稳定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不稳定体现在音乐中的细小差异,也就是对乐曲的表达能不能达到滴水不差的艺术境界。,发挥稳定性指的不是临时失误不失误的事,演奏也不是像打字一样的纯技术,也要有艺术的细微考量,节奏快慢的一点差距,有时往往来自内心的不同。久美子的技术与真由相当,但在艺术发挥层面奏不出比真由更严密的音乐,因而落败。这应就是动画本来想表达的。就像以前京吹也有“你的演奏很好,但是无聊”这样模糊的表达,实际也就是说,在音乐领域,技术相当情况下确有别的影响因素

  但是这个很难说,音乐鉴赏是微妙又模糊的,用这个来支撑这极端的情节,需要足够的铺垫。我认为京吹三是对这“实力与音乐艺术表达的微妙区别”的讨论不足,又想运用此点来支撑极端的选拔剧情。

  所以我认为吹三如果在对音乐本身的讨论上下够工夫,本是有机会做好有“技术相等,但输在心态”情节的故事的。

  差距既非来自失误,也非来自实力,而是来自音乐的发挥。不是单纯的“差了”,而是“好,但不够好”。久美子输在音乐的表达上,而不是实力,但她依然要为此承担责任,这恰恰才是她“实力至上主义”这个不成熟主张的讽刺之处,也是辛酸之处。实力至上主义根本就不完美,标准不统一,就连指挥都会为音量考虑而选人。久美子真心支持的是选拔公平,她所尽力要实现的是选拔的真实、对每个人一致的公平和北宇治夺奖,这才是她的信念。

  如果说实力是技术,那选拔本就没有什么摇摆空间可言,因为技术就是单纯的。而对演奏者来说,艺术发挥是每一场都要考虑的事,可不是随机出现的事。真由就是能更稳定地发挥好,才略胜一筹。正是因为有这类微妙又模糊的东西,选拔才不好办。

  在原作中,泷升选出久美子,可没有任何过程。原作久美子和真由实力相近,也没讲久美子如何如何超过她,就写久美子胜出了,仿佛是泷升考虑了北宇治人心态才选了久美子似的,小说直到新短篇番外才说是久美子选拔的决心超过了真由,太迟了,和动画想写的就不是一回事了。

  而如何和音大联系上,也就在此,动画版久美子对音乐的心没有动画版真由那么坚定。

  但无论如何,这段还是令人难以接受。其实体现丽奈动摇,完全是可以通过表情闪回和肢体语言等手法表现。非要把丽奈置于最后一票位置上,那平票这件事就会被凸显出来,究竟有没有谁认为第二个是久美子而投票就成了暧昧疑案。这样的话平票存在的意义又变得不纯粹了。这是看起来很巧但实不妙的设计。为了突出丽奈的认真,久美子真正的水平表现得不清楚直观。而丽奈和久美子坚守追求的情节也就表达得不易传达给观众了。​

  为什么最后一票显得刻意,就是因为“平票”这件事中存在集体的复杂性,并不是能纯粹机械地体现音乐差距小的情节。而丽奈的选择又是根据音乐,这才使得最后一票这个情节显得支撑薄弱。我当然也想接受她们为了追求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这件事,但迟迟难以接受,就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情节力度太过但美感不够,妨害角色形象的一面被放大了,我真的无法忽略……​

  我觉得京吹是试图写细微文戏和极端情节相结合的故事,但是由于对音乐本身的讨论不足,导致没铺垫好也没表达好。本来想写《利兹与青鸟之集体责任篇》,但是结果失去了平衡。

尾声

  京吹第三季整体制作方面仍然没掉线,但演奏内容残缺不全,失去了音乐番的品格。人物冲突、理想与理念的冲突,未能通过对音乐的讨论而支撑住。而且给角色极端化的冲突设计,也欠柔和处理。我认为京都在挑战比以往更难写的故事,而且选了最难的一种,但,却已没了当年全盛时期的实力……

  遗憾已深深地铸入第三季,这次的“不甘心”是真正的“不甘心”,不甘心。

  最后,我想说,虽已是多年吹粉,但这是我第一次追京吹的TV,开播前欢欣鼓舞,中间几集开始前所未有地用心在评分网站和论坛专楼写评论,“部长失格”事件后开始带上担忧的心情分析,以后每集都带着心神不宁的情绪等更新,在第十二集时彻底痛彻心扉,完结时,我已陷入五味杂陈的悲哀中。

  五天前,第三节课划给了学年集会。平常地点是体育馆或会议室,今天竟然是中庭。虽然整列的各班抱怨不停,但在美知恵上场的一刻,立马鸦雀无声,全校都知道她这个魔鬼老师

  「作为今年的毕业生纪念,学校在你们前方的中庭里移植了一颗樱花树。」

  如她所说,在中庭一角,有一颗小小的染井吉野。前天挖掘机才来了,树木周围还用木架加固,细细的树干仿佛一阵狂风就能将之吹断。

  「虽然现在还很娇弱,但在你们成长出去社会后,肯定能长成一颗大树。你们每个人有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我希望在10年后,20年后,能看到你们如樱花树一样开花结果。」

  听她一番话后,久美子自然地送上掌声,大家也跟着鼓掌。10年后美知恵还在这间学校吗。无意浮出来的想象,让久美子一阵难过。

  这是原作那棵树。

  「不论听多少次,这首曲子都很棒。」

  「谢谢。」

  久美子挠挠脸。现在久美子已经可以衷心接下真由的夸赞了。真由往乐谱架上笔记本看,发出惊讶的声音

  「纯手写的?」

  「是毕业的前辈写的。她说,这是她父亲作的曲子。」

  「我很喜欢这首曲子,很温柔的感觉。」

  真由轻轻笑道。背后,听到有人压着脚步走过来

  「是这样吗?我是比黑江前辈更早听到就是了。」

  奏的脸从真由后背伸出来,她又跟踪真由了吧。接着奏以意味深长的眼神,指着笔记本说

  「这首曲子很不错呢,《吹响吧!低音号》。」

  「呃,你为什么知道曲名?」

  「因为久美子前辈以前打开着本子就睡着了。」

  「骗人的吧?」

  看着久美子慌慌张张的样子,奏愉悦地笑道

  「原来前辈想保密吗?也对,不然就暴露久美子前辈的秘密了。」

  「也没想着保密啦……算了,小奏和小真也一起来吧?」

  拿过打开的笔记本,久美子将之举到自己面前

  「请等一下,我回去拿笔记本。」

  真由的话让奏往音乐室的脚步停下来

  「把这首曲子当成北宇治上低音号的主题曲怎样?」

  「如果久美子前辈愿意我大大欢迎!」

  看着两人,久美子翻过发黄的一页。明日香一定希望这首曲子能传承下去

  「要好好吹哦,这首曲子很重要的。」

  「当然。」

  说完奏大大点头。久美子想象未来不知名后辈吹响这首曲子的样子。那将来从3年3班流出来的圆润温和旋律,一定相当动听

  《吹响吧!上低音号》那首曲子。

  《一年之诗》,岂止一年……

  久美子的遗憾,依然是无数人的遗憾……

  沉重的金奖,美好的青春景象,背后却是无数酸楚。

  “还会发生很多无法讲理又无法挽回的事”,这就是,吹奏部。

  青春一去不复返,人生若只如初见。

  「就像刚才所说,我还不成熟。作为大人,作为老师,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很难的。但在就职时,我就希望能成为小时候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虽然我不清楚那对大家而言我当你们老师是否幸运,但能和大家相识,至少我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老师。」

  「老师……」

  一见便知旁边的丽奈感动得说不上话来。久美子握紧拳头,往前一步问道。

  「泷老师理想中的人究竟是怎样的?」

  「嗯,大概是正确的人。真正意义上的正确,是对大家的平等。」

  泷立即回答。然后他看着久美子:

  「黄前同学呢,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我……」

  在自己反应过来前,口就自己动了:

  「我想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得出来的结论连久美子自己都被吓到了。可这个回答又让久美子没有一丝违和。不明晰未来的最后一片拼图,终于凑齐了。一直追求的东西肯定一开始就在自己眼前

  「老师来了后,吹奏部完全变了,大家也变了。所以我想成为像老师一样的教师。」

  久美子最后成为了老师,早有暗示。动画将久泷丽三人最后的办公室谈话改了,久美子说喜欢泷老师是对泷升来北宇治改革吹奏部这件事致敬。

  有个黑长直的学生,呼应开头,长得幻视丽奈,大概是故意的安排。

  久美子真的去当吹奏部老师了,她真的适合这份工作,这是她最好的归宿了……

  (全文完)

  作者若干后续追记内容详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