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京吹事件”:群体解剖学的考察

🔗原文由兰鹤发布于2024年6月30日

  本文仅源出于一个简单的论点:凡争论皆意味着矛盾的存在。有条理的整理出各层次的矛盾,也是有益于讨论和思想的深入发展的。

  本文写于京吹3第13集播出前,难以准确预料到最新(也许也是最后)一集的进展及相关讨论。

一、创作动机和思路的争议

  1. 什么样的核心母题?
    • 青春心理和人际关系?
    • 集体竞技环境中的个人取舍?
    • 何为好的音乐?
    • 何为友情与爱情?
  2. 什么样的故事基调?
    • 更积极进取也更率性的王道青春vs.经历挫折更成熟的“迈向大人”的青春;
  3. 什么样的角色架构?
    • 以一个核心主角的立场为主视点vs.反映多个角色各自看法和相互关联的群像戏;
  4. 什么样的剧内矛盾?(不是指“矛盾双方站哪一方”,而是指“选择哪个矛盾为故事推进的核心”)
    • 比赛:
      • 更独立的个人实力吹奏vs.更具集体效果的吹奏;
      • 是否要考虑评委的主观偏好;
    • 部内:
      • 实力至上vs.更兼顾人情;
      • 压力训练vs.快乐吹奏;
    • 人物间:
      • 黄黑/黄高/高年级内部/高低年级;
    • 人物内部:
      • 黄的争soli/当好部长;
      • 高的唯泷/唯实力/和久美子的友情;
      • 泷关于吹奏比赛的摇摆态度/关于部内状况的理解与介入与否;
  5. 什么样的收束各种剧内矛盾的方案?
    • 直白的一者取胜?
    • 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向前推进?
    • 强调矛盾本身的局限性?(即“问题本身的问法就有问题”)
    • 强调矛盾双方皆是有失有得?
  6. 对各种角色的创作立场:
    • 更充分的(多)角色合理性vs.容许牺牲部分角色的完整度而强化其他角色的塑造;
    • 角色需要承担更单纯更有力度的标志性特征vs.角色应有更丰富乃至存在矛盾的内核;
    • 剧本层面明显的情感偏向(明显的正派与反派)vs.“人物各有各的理性与感性之处”;
  7. 可能的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 例如,不同社会环境中对社团(目的/活动形式/氛围/辅导老师等)、全国性吹奏比赛、大学进路等的不同看法,及这些事项与同学、师生人际关系的孰轻孰重。

二、创作效果及影响因素

  1. 集数:
    • 现在的表现是否可以通过增强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加以改善?两季篇幅甚至是(新编)剧场版会不会显著优化各种问题?
  2. 吹奏演出:
    • 能否更好的“让音乐来说话”?(京阿尼制作能力以及编剧意愿影响几何)
  3. 观众预期管理:
    • 是否不恰当的让观众对某一些矛盾的一方过度共情?(这里谈的不是观众问题,而是制作本身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 是否不恰当的强化/淡化了观众对某些矛盾重要性的认识?
  4. 是否存在制作方内部矛盾以及某些创作/改编方面的限制?
  5. 是否有过多商业性的考虑(如“百合营业”)以至于干扰了原本的创作思路?
  6. 作画、演出、配乐、配音等其他更加细节的技术问题。

三、争论的产生

  1. 理性还是感性?
    • 情绪感受vs.逻辑判断?还是更加综合的因素,决定观众自己对动画的评价;
  2. 从什么角度给评价?
    • 哪一个(些)剧内矛盾是(观众自己理解的)故事主要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在剧中有无合理的发展和解决;
    • 哪一个(些)剧外矛盾是观众最在意、甚至无条件持有明确偏好/立场的?
  3. 是否要有明确的“正向情绪”?
    • 观众是否寄托了这种需求于观影体验中(“我看动画,哪怕开始有点波折,不管怎么说最终也得感受到乐趣和积极昂扬的情感”);
  4. 如何看待“负向情绪”?
    • 能简单的接受这种展开(“我看动画本来也不是图简单的乐子”)/需要相对充分的情节塑造和逻辑合理性(“至少得输的有理有据”)/需要相对充分的情绪准备和心理预期管理(“不至于让我吓一跳”)/完全不接受这类情节;
  5. 是否存在评价基准?
    • 单纯的基于本季动画个人观感评价/基于原作小说评价/基于一二季动画甚至《利兹与青鸟》的水准评价/基于同类型同题材作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