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Vasilei京吹研究手稿(1):吹学研究前沿与价值评析

🔗原文由Kanis Vasilei发布于2024年6月5日

摘要

本文为研究生所撰研究手稿,回顾吹学内涵,历史,研究方法,提出如下意见:

  1. 吹学是关于现实的学问,通过文本向现实的回归运动实现其价值;
  2. 剖析是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意识将吹学引向社团建设的现实问题;
  3. 吹学的价值在于推动文本中绝对性,超越性与革命性的现实化。

关键词:吹学 研究前沿 学科价值

1.1 吹学是什么

  作为刚刚踏入吹学研究的学生,在没有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前就给吹学下一个武断的定义,是非常不适宜的——而这种审慎态度对于吹学工作者而言亦为普遍。LL教皇(2020)1在吹学发端时就对于“京吹政治学”范畴提供了三个判断标准,并将其表述为“属于一种对与文艺作品的二次创造,其中包含了特色视角下的解析,并包含了娱乐、玩梗与其他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态”;然而,此后研究者对于吹学本身及其边界的探讨,要么不作提及,要么只是在导言或引语部分作为一种综述式的回顾,如FoffeR(2024)2所讨论的“吹学前辈的时间都花哪儿了?”。显然,这种审慎在研究群体中是具有普遍性的。

  不能不认为,这种综述式的,实际上是历史性的回顾,缺乏逻辑上的完备性。作为一门学科,逻辑上的完备性并不意味着框定限制——恰恰相反,这有利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诠释以实现超越性。(特别地,《京吹》本身就是一个关于超越性的故事。)

  所以,我们就省去不必要的限制,大大方方地讨论这个问题吧:吹学是什么?

  吹学是一门史学吗?至少要说吹学具备一些史学的范式和传统,例如对于史料的辨析(《武吹》和《京吹》之争),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剖析,等等。固然可以认为吹学在研究上具有史学特征,但是这无法解释吹学作为一门显学的秉性:在所有ACG作品中,明确使用“XX政治学”并广为大众熟知的只有“京吹政治学”一个。1这种秉性当然可以被视为“只是一种偶然性”,但这种秉性亦为构成吹学,至少是其研究文本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吹学的经典文本《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久石奏》3中论证了久石奏在久四年接任吹奏部长的必然性;作为一种回应,《为什么剑崎梨梨花是北宇治吹奏部的下届部长?》4“系统性的驳斥了……种种错误观点”。这场公开论战不应当被认为是史学范畴内的,原因有二:一是,史学在规范上作为对实存的解读,这个实存因而在时间上被设置在过去,而久梨之争实际上设置在当下;二是,久梨之争的议程在设置上已经超越了史学范畴,因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亦反映为某种大众性——放映时“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久石奏”等密集弹幕即体现了这一点。

  那么,吹学是一门政治学吗?LL教皇的意见是,“京吹政治学”并非政治学,京吹政治学的本质是掺杂了娱乐心态的粉丝群体间的二次创造。1但若仅仅是二次创造,仍然没办法解释吹学作为一门显学的秉性。正如他本人的意见,没有一个ACG二创是如此集中地体现在一个方向上。

  因此,直截了当地说,这种秉性在根本上只是因为:无论是《武吹》还是《京吹》,都意图以现实主义方法展示高中社团生活的情境。这种方法总结有二:一是,尽可能还原了高中社团生活中的困境,甚至不惜以“加戏”的方法力求实现此种情境的完备性(如《京吹》S2中以黄前“接任务”作为大量事件的引子);二是,对于这些困境,采用了一种去政治化的办法加以叙述与解决。对这种方法,我无意作文学批评,但读者群体在与这些现实主义困境中实现共鸣后,是不能满足于去政治化的叙述与解决的。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那些困境作为一种现实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则是无比真实的,以至于吹奏部经过大风大浪后还焕发生机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吹学就不是二次创作,而为零次创作——前者是构建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后者是着力把原作“打破次元壁”拉回现实;正如在数学上,靠积分是没办法让函数回归零——即基质上的。它是一门关于现实的学问,其策略为依靠具有鲜明指向性的公共文本设立公共讨论空间。吹学是《武吹》和《京吹》言外之言,但并非通过文学批评,而是通过普遍共鸣实现。这是要着重说明的。并不能认为所谓“吹学研究”只是单纯戏言——这是不公允的。透镜折射出的模样也许失真,但光源是真实的,那个模样,在知道是失真以后要加以溯源后,其实也是真实的。

1.2 吹学研究前沿

  我接下来原本想直接谈到吹学价值。顺前文意思,简单来说,吹学价值就是真实的价值——但是,只是从逻辑上叙述,恰恰是空泛而没有价值的。正如同钻石的价值,如果从美学上说,其实和它自身没什么关系;在文化上,一本书在没有引起普遍共鸣前,也不会被认为是有什么价值。

  吹学的价值自然应该反映在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那些领域上。FoffeR认为吹学文献多集中于人物剖析、事件剖析、吹奏实力“战力”学、社团管理四大方面2,其中认为社团管理是前三者的综合。战力学实际上是经过考证的剖析学;人物剖析是事件剖析的串联,事件剖析是人物剖析的并联,进而合并成剖析学为一类。

  从吹学的谱系上来看,剖析学是要靠前的。从观念上来看,剖析发生在文本片段与读者发生共鸣之后,进而作用于片段上。最典型的情况即为人物塑造或事件叙述中产生某种“既视感”,例如施瓦兴国(2020)5就曾谈到田中明日香“被誉为‘不可腐蚀之人’”,这显然是对应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既视感是一种直接性,将实存的人,事件或要素直接对应到文本当中。这就一般地构成了前文所述LL教皇关于“京吹政治学”的内涵。

  但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吹学还是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北宇治吹奏部在久三年夺取全国金奖的历史必然性如何,为何历史选择黄前久美子,等等。6这些问题所蕴含的问题意识,实际上与LL教皇所述的“京吹政治学”拉开了距离。例如,要回答金奖的历史必然性如何,只能通过文本的回溯性构建加以实现。既视感作为一种直接性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仅靠既视感是无法完成的。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研究者反而不能通过既视感,而只能望向现实,因为既视感所引向的现实若要直接与文本对应,其现实性即要失格。例如,用球队的胜败或者政治实体的兴衰来直接说明吹奏部的情况,显然要丧失严肃性的。吹奏部有它的部情。

  上述问题意识的最后导向就是社团的本体论和本位论问题。笔者在这里简单将社团的问题归类为这两个类型来探讨,前者讨论的是社团的运作模式以及权力关系,后者则导向意识形态问题,例如实力至上和不甘主义(Kuyashiism)等。(这个二分法暂定为一种分类学,其具体机制和其间联系详见本系列下一篇文章。)社团管理或者社团建设统摄这些问题。目前来看,这些问题应该被视为吹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由此产生的问题意识,最大意义上实现了前文所述的“零次创作”,即把原作拉回现实;因为研究这些问题,其实也就是在研究我们自身何去何从。从社会道义上来看,吹学家应当通过把自己置身于文本现实中来激发对于现实的普遍思考。

1.3 吹学价值评析

  《武吹》和《京吹》都讲述了一个关于绝对性,超越性和革命的故事。社团作为一种直接性在逻辑上只能表述为两种相对立的状态:停滞/循环或者进步/发展。如在《京吹》S2E13,泷昇向松本美知惠抱怨:“花了一年去积累,马上又回到原点。”久一年到久三年的革命不仅是体制上的,更是意识形态上的,意图去实现绝对性。这种体制一般都是短命的,势必会反复到停滞/循环当中。但毕竟黄前在久三年带领北宇治吹奏部夺得了全国金奖,即便有朝一日革命政权陨落,至少还会有人在看到奖杯后,知道他们即便最初一无所有,也有无限希望;这样光复旧物的可能尚存。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废墟的帝国也是伟大的。这是对文本自身价值的理解。

  吹学的价值在于将此等价值带给现实并推动其现实化。我们要提倡这样的看法:不是将黄前视为文本中的一角,细数她的功过后给她戴上伟大人物的桂冠;而是把她视作眼前人,体会她身处的困境,理解她是如何保卫革命,克服外在和内在的重重困难,最后实现永载史册的超越性。这些故事在我国高中和大学社团,以及年轻人的经济合作(如合伙创业等)中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这种价值的。

(作者Kanis Vasilei是联邦德国克莱登大学吹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团建设。)


参考文献

  1. LL教皇. 浅论“京吹政治学”的诞生与简单的介绍[J]. 京吹学报,2020.  2 3

  2. FoffeR. 狂澜如何不倾,大厦如何不倒?北宇治问鼎全国的奥秘为何?(上)[J]. 京吹学报,2024.  2

  3. 呓儒之殇.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久石奏[J]. 京吹学报,2020. 

  4. JF123258. 为什么剑崎梨梨花是北宇治吹奏部的下届部长?[J]. 京吹学报,2020. 

  5. 施瓦兴国. 南中沉浮录[J]. 京吹学报,2020. 

  6. 萌娘百科,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