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吹响吧!上低音号》中学习《毛泽东选集》之《矛盾论》

🔗原文由LL教皇发布于2020年7月14日

前言

  1. 本文属于“京吹政治学”的高级教材的一部分,仅做吹学家内部交流使用,并不具备任何学术价值,标题中的“学习”二字意为“学习如何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2. 《矛盾论》中曾说“这种神话中的(还有童话中的)千变万化的故事,虽然因为它们想象出人们征服自然力等等,而能够吸引人们的喜欢,并且最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马克思),但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的条件而构成的,所以它们并不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这就是说,神话或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一性。”因此我们再一次强调本文仅具备娱乐上的意义,是TV动画《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同人作品。

北宇治高中吹奏部,久美子入学的第一年,对整个京吹宇宙意义重大的“第一次独奏风波”出现了。但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这件事情的发生完全是有迹可循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会拿毛选中《矛盾论》一文对照《吹响吧!上低音号》的第一次独奏风波事件来看,希望有助于各位同时加深对于两部作品的印象。

1.两种世界观

在第一次独奏风波之前,北宇治高中吹奏部三年级与二年级的学生们奉行着唯心主义世界观。就像矛盾论中所说“(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在当时的吹奏部员中高年级的前辈也相信“低年级生将上台演奏的机会让给高年级是理所当然的,无关个人实力的高低。”

而很不幸,从久美子入学,泷升成为指导老师开始,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故事就是按照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进行的。(可见京吹是动画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佳作,同时符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

我们来看第一次独奏风波的全部流程

(而我们在这里首先需要点明的一点是,高坂丽奈与中世古香织的独奏风波仅仅是整个选拔的缩影与典型事件,其背后反映的正是一年级与高年级的前后辈利益之争)

泷升宣布举行选拔(这是由顾问的泷升与副顾问松本美知惠推动的)——>高年级生利益受损——>高年级生不甘心坐以待毙(吉川优子对高坂丽奈的主动出击、对泷升与丽奈之间的谣言在社团内流传)——>礼堂中的再选拔(一年级(高坂丽奈)取得实质上的胜利)——>众人最终接受选拔的这一形式与结果

《矛盾论》中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从上面的流程我们看得出来,泷升与吹奏部副顾问松本美知惠正是利用选拔中社团存在的内部矛盾(有实力的低年级生与无实力的高年级生,即一年级生与高年级生之间的矛盾)进行变化与引导最终得以让吹奏部全体接受对于打进全国大赛这一目标更有利的选拔的形式。同时这一过程又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外因指的确有实力的一年级新生,而内因正是自古以来前辈与后辈的利益矛盾与吹奏部的顾问老师强行推动而得以举行的选拔。正是由于有实力高强的一年级生高坂丽奈作为外因,吹奏部利用内因中实力高的后辈与实力差的前辈之间的矛盾举行了选拔,最终得以帮助低年级生夺取到了能够上台演奏的机会,同时强迫了高年级生接受通过选拔来选择比赛成员。

2.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第一次独奏风波中,低年级生与高年级生之间的矛盾最终通过演奏实力的对抗而结束。但在此之前,低年级生与高年级生的矛盾就已经通过其他方式爆发出来。

没错,正是伞木希美的退群事件,矛盾论中有这么一段话:“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阶级社会中,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也是如此。在伞木希美的时候,伞木希美因为练习的时间而与高年级生发生矛盾,可见此时前后辈的矛盾还只存在于一些方面,还没有发展到久美子时从练习到大赛出场的全面对抗。因此伞木希美时前后辈的矛盾只得以伞木希美带领大部分一年级生退出社团告终。

《矛盾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后要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旧矛盾产生新事物的现象,都有与此相仿佛的情形。”

从伞木希美事件可见京吹的故事发展也是符合这段发言的,前后辈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伞木希美退群正是这种矛盾即将到达顶点的预兆,而在一年后的久美子时代,这种矛盾通过泷升老师的选拔赛,轰轰烈烈的爆发了,爆发的结果正是社团内的反动风气一扫而空,从此以后一年级生可以与高年级生享有同样的权利,因为相互之间不再是被压迫与压迫者的关系,前后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的和谐了(这里或许可以联想到人的异化,社团中的反动风气不仅迫使高年级生去压迫低年级生,同时也让高年级生受到了来自反动体系本身的压迫)。

3.尾声

《矛盾论》中的主要内容共有六个小标题,受于篇幅所限本作只能来得及介绍其中两个内容,这难免被冠上“浅薄”之名,但我也相信本作能够带给读者管中窥豹的感受。最后,请允许我来分享《矛盾论》中结尾的一段,作为结尾。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起来说几句。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